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衡量一个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指标。而省会城市作为所在省域的高教中心、科创产业发展中心,其拥有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更能说明区域经济的创新实力。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了24个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乌鲁木齐、银川和西宁数据不详,暂未纳入统计)2019年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后发现,当前一线城市广州在省会城市中遥遥领先,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超过1万家,杭州、南京位居第二、三位。总体来看,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高新企业数量占全省的比重普遍高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广州遥遥领先
尽管近年来广州GDP总量逐渐从第三降至第五,在互联网产业发展上也不如北上深和杭州,但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方面,广州在各省会城市中仍遥遥领先。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10月29日通报称,该市自2015年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四年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了六倍多。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从2015年的1919家增长到2019年的12099家,实现连续四年快速增长。
目前,广州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稳居内地城市第四名;在省会城市中,广州是位居第二的杭州的两倍多。
据初步统计,广州地区年营业收入达100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从2015年的8家增长到2019年的17家,增长了112.5%;年营业收入达10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从2015年的93家增长到2019年的226家,增长了143%。
尽管数量很多,但广州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广州缺乏类似华为这样的科技龙头企业,而龙头企业所占的研发比重很大,对上下游的拉动作用也很大。
以互联网产业为例,日前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2020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广州有7家,位居第三,同期深圳为6家,杭州为4家。虽然广州在数量上超过深杭,但是深圳有腾讯,杭州有阿里,一家企业就顶得上广州多家企业之和。
从空间布局上看,广州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分布在黄埔和天河,这也带动了广州的城市发展不断向东延伸,今年以来,黄埔、天河房价领涨全广州。
南京超越武汉成都
广州之后,杭州以5528家位居第二。近年来,杭州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但当前杭州的新兴产业过度注重模式创新,在科技研发经费投入方面,与北上深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南京的表现同样十分亮眼。南京整体的科教实力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居全国第三,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南京并没有很好地打通高端生产要素和现代产业发展之间的环节。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南京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850家,与中西部的武汉(2827家)、成都(2473家)都有不小的距离。
不过,南京近年来聚力“创新名城”建设,2017年到2019年,南京GDP总量从1.17万亿元升至1.4万亿元,增速居全省和东部万亿级GDP城市首位;高新技术企业数从1844家增至4680家,超过了武汉和成都这两座中西部科创大市,位居省会城市第三位,预计今年底将超6000家。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柳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南京从2017年开始推动“创新名城”建设,主要目标是将丰富的科教资源转化为产业创新优势,重要举措包括深入实施“两落地一融合”工程,即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这一战略的导向是大力孵化和扶持科技企业,在考核目标上也侧重于这一点。
虽然被南京超过,但武汉和成都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中西部仍处于领先位置,目前都超过了4000家,且两市的高新区都汇集了一批上市公司。比如,武汉东湖高新区集聚了烽火通信、华工科技等数十家上市公司,是我国上市公司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武汉和成都之外,中西部的几个强省会表现也十分亮眼。尤其是作为五个高教重镇之一的西安,去年国高企数量达到了3673家。
相比之下,第三经济大省山东的省会济南,以及中西部第一经济大省河南的省会郑州,虽然也超过了2000家,但与同类型城市相比,还是存在明显不足。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耿明斋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郑州缺少高水平的集聚创新人才的平台,没有好大学、大院大所,所以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总量和层次都不够。而没有创新型成果就地产业化的发展和支撑,整个河南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就存在一大短板。
郑州市教育局近日答复该市政协委员提案时指出,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承载着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的重大使命,但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截至2019年底,郑州驻地高校共有67所,但本科仅为26所(公办16所),只有郑州大学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其余40余所均为高职高专院校。2019年,郑州市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1万人,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仅为982人,远低于武汉、南京、西安等周边省会及其他国家中心城市,高层次人才培养数量严重不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支撑能力和贡献度明显不足。”郑州市教育局指出。
省会占比:西安最高南京最低
从各省会城市高新企业数量占所在省份的比重来看,所统计的省会城市中,有10个城市的这一比值超过了50%,除海口之外,其余城市均来自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最高的西安这一比值达84%。此外,长春、成都、海口超过70%,昆明、哈尔滨、太原、贵阳超过60%,武汉和兰州超过50%。
作为我国五大高教中心之一,西安拥有西安交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一批名校,科教实力十分雄厚。西安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在整个陕西的比重都特别高。
陕西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研发经费排名前五位的是西安、宝鸡、汉中、延安和渭南,分别为481.76亿元、25.28亿元、16.41亿元、15.69亿元和12.97亿元,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82.4%、4.3%、2.8%、2.7%和2.2%。
此外,有5个城市这一比例低于30%,分别为南昌、广州、石家庄、济南和南京。除南昌外,其余均来自东部沿海地区。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相比沿海地区,中西部省会城市的首位度高,这种首位度不仅体现在GDP方面,也包括在科教文化资源等方面的首位度,比如陕西省的大学主要集中在西安,四川的大学主要在成都。但东部沿海地区就明显不同,比如福建最好的大学在厦门,厦门高新企业数量也超过了福州;江苏的南京高教实力很强,但苏州的科教资源也不少。
也就是说,在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是所在省份的单级核心城市,集中了全省最好的教育、医疗、产业、资金等各种资源,而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往往有双中心乃至多中心,一些非省会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甚至超过了省会城市。
与此同时,在长三角、珠三角这两大城市群,龙头城市的高新技术和科创资源对周边的溢出效应十分明显。比如在上海的带动下,苏州的高新产业快速发展,高企数量大幅领先省会南京。